第69章 迁都之议,曹操的麻烦又来了_三国:布衣谋士,开局被刘备出卖
笔趣阁 > 三国:布衣谋士,开局被刘备出卖 > 第69章 迁都之议,曹操的麻烦又来了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69章 迁都之议,曹操的麻烦又来了

  兴平二年,十月。

  曹操迎奉天子到鄄城。

  虽然中间有些小插曲,譬如“天子神秘消失事件”。

  但曹操终归是抢在刘表和袁绍之前,成功的完成了迎奉天子的战略部署!

  曹操自封大将军、武平侯,以荀彧为侍中、尚书令,荀攸为军师,郭嘉为司马祭酒,刘晔为司空仓曹掾。

  又将陈牧的典农中郎将的职权跟大司农职权剥离,直接隶属大将军府,不受公卿制约!

  因为定都一事尚未确定,曹操在鄄城临时改建了一座行宫,供朝廷议事和刘协居住。

  至于公卿文武,就没那么讲究了,全都被安置在鄄城的驿馆内。

  倒不是曹操不愿意善待,而是从洛阳到鄄城,这群公卿文武没少在曹操耳边聒噪。

  不是提条件,就是在弹劾。

  其中杨彪更狠,要求曹操严惩陈牧,更是放言“满朝公卿,世代公侯,岂能跟布衣黄巾同殿为臣!”

  直到曹操寻了个罪名,杀了侍中台崇、尚书冯硕和议郎侯祈,这才让这群公卿消停!

  但曹操的杀鸡儆猴,虽然让公卿文武暂时闭嘴,却增加了公卿文武对曹操和陈牧的不满。

  一股暗流,正在鄄城暗中涌动。

  大将军府,曹操聚集亲信文武,讨论定都一事。

  “虽然我迎奉天子到了鄄城,但公卿文武人殊意异,又不服我;我有意择一城池定都,以增声望。”

  “临近东平郡国内,昔日东平王府的城郭宫室较为完善,我有意劝天子定都无盐县,诸位以为如何?”

  曹操抛砖引玉,提出了定都的想法。

  洛阳已毁,长安又不可能再去。

  曹操想要奉天子以令诸侯,就必须在势力范围内择选城池定都,然后以天子之名,诏令天下不臣!

  东平郡国地处兖州之中,四通八达,多有河流耕地,境内有东平湖,即后世梁山泊的前身。

  北有黄河天险,东有泰山之巅,西有蒙山之险,易守难攻之地。

  高祖以关中为根据地,光武帝以河内为根据地,而兖州就是曹操的关中和河内,都城择选在兖州境内。

  这是曹操理想中的定都之地!

  亦是陈牧初来是替曹操谋划的立业根本。

  但曹操亦知道,定都一事,不是一言而决的。

  果然。

  这个提议刚提出来,就遭到了反驳。

  而这反驳的,赫然是曹操最器重的谋士荀彧!

  “明公如今平定了颍川和汝南,颍川有许县,地近鲁阳,城郭宫室,钱粮民物,租客备用。”

  “以许县为中心,西可辖治司隶,南可俯瞰荆州,又有兖州北阻冀州,西阻徐州,征南战北,都可轻易调兵。”

  “而颍川一地,又多有贤才;虽然战乱逃离不少,可若在许县建都,避祸的贤才定然会千里折返,替明公效力!”

  荀彧牵头。

  颍川一系的士人,纷纷谏言。

  受荀彧举荐,新投曹操的钟繇,亦出列道:“我素闻许县陈长文,有大才,如今被伪豫州牧刘备招募为别驾,倘若明公定都许县,如陈长文般世之大才,定然会弃暗投明,千里折返颍川。”

  除了郭嘉和程昱外。

  几乎所有的谋士,都谏言定都许都,才是最适合的。

  曹操的脸色,渐渐变得有些难看。

  虽然知道定都一事,肯定会颇有曲折,但曹操没想到,这些追随自己的亲信谋士,竟然都择选了许县定都,而反驳了曹操的提议!

  “奉孝,仲德,你们有什么想法?”曹操看向尚未出声的郭嘉和程昱。

  程昱是兖州人,自然是希望定都东平郡国的,当即答道:“明公,大势之争,当在黄河以北!”

  “倘若定都许县,难免会让人以为,明公畏惧袁绍之势,退避三舍。”

  “而颍川又毗邻南阳,刘表同样响应了勤王,有意迎奉天子去荆州。”

  “若定都许县,一旦主公出征,刘表定然会趁机来抢天子,主公多留兵不足用,少留兵不足守,岂不是受制于人?”

  “东平郡国虽然离袁绍近,但袁绍本就不想迎奉天子,不论明公是南征还是东征,都不用担心袁绍会来抢天子!”

  “颍川又毗邻司隶,如今的公卿文武,大抵是司隶之人,离得太近,同样会受到公卿文武的制衡。”

  “如今乱世,明公当效仿伊尹霍光,扫清寰宇,岂能处处受制于人?”

  “立都东平郡国,南北俯望,才是策!”

  五一看书天天乐,充100赠500VIP点券!

  (活动时间:4月30日到5月4日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quge3.com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quge3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