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十四章 封王新制度(上)_大明:重生朱标
笔趣阁 > 大明:重生朱标 > 第九十四章 封王新制度(上)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九十四章 封王新制度(上)

  蓝玉当即拱手拜见道:“标下蓝玉拜见皇上,此时在此任职大内宫廷侍卫”

  “哎哟”老朱这一下子将刚才的烦恼全都抛开了,取而代之的是满脸的笑容。

  老朱笑问道:“蓝小二呀蓝小二,你说你好好的称佥都督不当怎么到这里来当个侍卫了”

  这时朱标走过来说道:“父皇,蓝将军此举是儿臣安排的,我希望以此让蓝将军今后能沉寂下来,相信要不了多久大明便又会出现一位当代名将”

  “是吗?”老朱听完朱标所言后又看向蓝玉问道:“你可有信心呀”

  蓝玉掷地有声:“标下蓝玉充满信心,定当不负太子殿下之所望”

  老朱眯着眼睛看向蓝玉,轻声问道:“在这里守着那么多人的出出入入感觉如何呀”

  蓝玉思索片刻,正声答道:“标下蓝玉认为棒极了,每日看着出出入入的人流就犹如沧海桑田一般,一眨眼就飘然而过,一晃眼就到了换班时刻”

  蓝玉不由想起了这些时日的点点滴滴,明白了有能力的人应该是帮助他人的人,而不是欺压他人的人。

  特别是想起当初姐夫说的话,自己今后可就是大明最大外戚了呀,自己虽然读书少但也明白最大外戚的分量。

  到时将会有无数的盯着自己,自己一旦犯错就会被他人无限放大,到时殿下是处理自己呢还是不处理自己呢。

  不处理何以服众,若是处理岂不是断自己手脚,为了不让殿下为难,今后绝不能再犯错。

  “哈哈哈”老朱笑了,老朱开心的笑了,不停指着蓝玉说道:“最近变化不小呀,说起话来都是文绉绉的了”

  这当然只是一个小插曲不值一提,不过也至少知道了蓝玉他的变化很大。

  老朱两父子回到御书房,继续讨论着封王一事。

  老朱率先问道:“标儿你可知你刚才所说之策都有何隐患”

  “有一定猜想”朱标答道:“主要是可能会出现君弱王强的情况,有出现宫廷政变的危险,这一行为在南北朝时期常为出现”

  老朱不解的说道:“既然你知道...”

  “可是我们也有知道诸王之乱和诸侯割据一方呀”

  “是呀”老朱一听开始变得惆怅起来。

  朱标见状便笑说道:“父皇不是曾说就像是天底下谁都会死亡一样,王朝最后当然也不会例外是要灭亡的”

  “可是那又怎样呢,我们能做的不过就是处理好当下的事务,尽量预料猜测到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并加以防范”

  “标儿说的不错”老朱点头道:“既然如此那就先这样安排吧,不过棡儿去你文华殿倒是没问题”

  “但是樉儿堂堂一皇子去御膳房会不会有些不合适,还有棣儿现在还不过十岁就要他去军营吗”

  “无妨”朱标回答道:“御膳房可是重中之重,这关乎着我们全家的性命,而且我观小二樉弟性情有些不对劲,在管理两年御膳房后看情况还是把他安排在锦衣卫审讯司最好”

  “至于小四棣弟嘛,我观他少年老成,十岁已经足够担任跑腿的活儿了,以后也好早日成为名将,为咱们大明开疆扩土”

  “是吗”老朱嘿嘿一笑:“没想到标儿都已考虑得如此周全,那咱也就放心了”

  老朱紧接着又问道:“标儿呐,那你说咱这王到底是封还是不封呢”

  “封王当然是可以封的,毕竟王爷也是我大明不可缺少的一部分”

  朱标说着语气一变:“只不过这王可不是随便封的,无功无德者不封,无能力无学识者不封,父皇想来也不愿看到无能又不做事的王爷吧”

  “而且我大明的王爷也不会再有什么世袭、食邑、护军等制度存在,总的来说他们也是朝廷或军中的一份子,可根据能力担任要职,这一点与其他大臣将军们都一样只是出身不同罢了”

  “如此来看,这种制度下的王爷一样能为我们大明镇守边疆,而且也尽力避免了诸王之乱”

  “当然我们也不要以什么秦晋齐楚的封号来封王了,对于王爵等级我们需要有新的制度管理,王与王之间也要有等级差异”

  “标儿继续说,怎么个等级差异法”老朱也严肃起来,毕竟这可是关乎皇家大事马虎不得。

  朱标试着问道:“要不我们也给王爷加个品级,比如我们可根据功绩直接规定为一品王爷二品王爷一类的,父皇以为如何”

  至于这个王爷的等级怎么分,其实朱标也没想好,所以只能先将这块砖给抛出来,看能不能从父皇那里引出什么玉来。

  “一品?二品?”老朱喃喃自语,听起来就觉得怪怪的,凭直觉来说就感觉不太好。

  但是总体方向是没问题的,今天太子之言无疑于给他打开了新思路。

  俗话说的好呀,一人计短二人计长,事实果真如此。

  那么问题来了,这些个王爷应该有个什么样的等级制度来划分呢,毕竟王爷与众臣子也一样,总得有目标才会有干劲嘛。

  老朱埋着头拿着玉如意敲着肩苦思冥想。

  此时御书房内就早只剩下了老朱小朱和李木张保四人。

  李木和张保见皇上和太子竟然在讨论分封王爷这样天大的事情,连忙将其他宫女太监叫了出去。

  此时他们的心情也随着结果的逐渐浮现而开始变得紧张了起来,连呼吸都是轻轻的,生怕打断了他们的思绪。

  不然的话那罪过可就大了,自己几个脑袋都不够砍的。

  李木作为老朱的贴身之人,自然也知他的想法,他眼珠一转仿佛是想到了办法。

  他轻声说道:“皇上,奴婢这里倒是有一个想法”

  “说说看”老朱依旧闭着眼睛甚至连头也没有抬,反正平常时候李木也会偶尔时不时提一些意见作为参考,倒也习惯这样,而且所提之事也皆为大事。

  李木说道:“不如以珠数来划分等级”

  朱标一听倒也眼前一亮连忙说道:“父皇,李公公此策不错呀”

  “我们完全可以以一珠亲王为始,然后三珠五珠七珠亲王等,直至九珠亲王来区分,既不失等级又不落俗套”

  “但凡有功绩之王爷,即可赐珠,如此他们今后做事定当全力以赴”

  啪!

  “那好”老朱一听觉得也是不错,当即一拍桌正声说道:“此事就这样定下来了,标儿你去做个章程出来,然后咱们咱来合计合计”

  朱标拱手道:“是,父皇”

  “不过嘛”老朱沉默片刻后又说道:“咱若是在朝会上与众大臣们公布后,标儿以为他们都会是一些什么反应,毕竟以后可是会有更多的人抢他们的官帽子了”

  朱标想了想说道:“不管他们什么想法此事都是必须执行下去的,有明言反对者以元庭奸细论处”

  这也是朱标的一贯想法,但凡下了旨意后你可以提意见和建议,但是绝不能出现反对的情况。

  朝廷每年给你俸禄是让你来做事的,不是让你来反对我的。

  今日你来反对,明日他来反对,如此下去这大明是听你的呀还是听他的呀,那今后这皇帝到底还要不要干了,所以皇帝权威绝不容侵犯,为此大杀特杀也在所不惜。

  至于那些一群一群的跪在宫门口望收回旨意的那群人,没说的,直接处理,该打棒子打棒子该坐牢的就坐牢,直接那些个带头的必须要斩首才行。

  老朱听到这也跟着点点头,不禁感慨标儿太像咱了,实在是太像了,就跟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一样。

  但是标儿他比咱做的更好,他更加仁慈有情义,不管心里到底是如何想的,至少世人是如此看他也就足够了。

  朱标继续说道:“目前我大明柱国文武分别是李善长、刘伯温、徐达、常遇春四人,只要这四人不带头反对那么其他人是翻不起什么浪的,甚至我们都还没有收到消息他们就会被摆平掉”

  “而这四人中徐达与常遇春断无反对可能,而李善长也足够识时务,儿臣相信他也不会去冒这个头的”

  听到这里老朱就问道:“那刘伯温呢?”

  朱标轻轻一笑说道:“这毕竟又不是搞分封,我相信伯温先生他也不会多说什么的,最多明日我抽时间去一趟都察院与他畅谈一番即可”

  老朱点点头:“如此也好”

  第二日,朱标处理完红色奏折后便向都察院走去。

  距离不远所以也没有用车驾,步行速度还挺快,毕竟想着回来后还要接着处理黄色奏折呢。

  说起来也有好长时间没有与伯温先生畅谈了呀,好像就自从扬州那次以后就没有了吧。

  进入刘伯温办公的房间,就见他正在写着什么,身旁还有一位从未见过的年轻人正在为他研着磨。

  刘伯温感觉有人到来便抬头一看,见来人正是太子朱标,连忙起身拱手拜见道:“太子殿下何时来了,有失远迎还望见谅”

  说完又看向身后的那位年轻人假意训斥道:“太子殿下前来怎么不事先通报呀”

  年轻人表示我也很无辜呀,我这不是一直在给你研着磨吗。

  朱标哪里还不懂刘伯温什么意思,便笑说道:“伯温先生就不要责怪他人了,我也是临时起意来到此处,还希望没有打搅到伯温先生做事才是”

  那可不,一路上遇到的御史都说要前往通报,不过都让朱标拦了下来,并表示他们该干什么还是干什么去,不能影响他人工作不是。

  “殿下见笑了”刘伯温说着示意坐下慢慢聊。

  待入座后年轻人便端上茶水倒上。

  朱标看向年轻人问道:“伯温先生,这位是...”

  “殿下,此乃臣的次子刘璟”

  刘璟当即拱手道:“刘璟拜见太子殿下”

  “快快请起”朱标说着又看向刘伯温问道:“不知伯温先生大公子此时在何处呢”

  刘伯温笑道:“琏儿因为这两年在地方为官做的不错,皇上便让他继续做下去,目前已经是朝廷记录在册的知府了”

  “是吗,那可真是恭喜伯温先生后继有人了,待取得功绩后重回朝堂也是指日可待了,说不定有朝一日还能接替伯温先生的位子”

  朱标话是这样说但却多看了两眼此时站在刘伯温身后的刘璟。

  对于刘伯温的两个儿子朱标还是略知一二的,老大刘琏的话为人较为正直温和,犹如老老实实的谦谦君子一般。

  或许是因为跟在父亲身边太久了,刘琏此人就不太有自己的行事风格,说话做事都是一板一眼的,朱标估摸着对于刘琏来说能当个知府应该就算是升到头了,当然也不排除运气好呢,这谁说得准呢。

  但是刘伯温次子刘璟可就完全不一样了,朱标敢保证此时看到的刘璟绝不是平时的刘璟。

  朱标清楚的记得此子文才兼备,入军营能打仗,在朝堂能献策,上地方能治民,下野是能吟诗作赋。

  就这样说吧,之后炆儿即位,靖难兵起,京都南京告急。

  当时若是采用了刘璟的计策最后鹿死谁手还真不好说,只可惜当时炆儿都未采纳,最后刘璟遂弃官归隐故里。

  每每想到这里朱标都恨不得狠狠的抽他两巴掌,他娘的,你真的是愚蠢得难以想象。

  若不是后面还有个垫底的,你就是朱家最拉跨的皇帝,万万没想到我竟然能生出这样的儿子来,实属罪过。

  后来朱棣登基,爱惜刘璟才情,便诏刘璟入京,刘璟拒而不去,为此朱棣又气又恼,下旨捉拿刘璟,逼他到京,准备软硬兼施,好叫他诚心归顺。

  刘璟被捕入京,时值端午节前一天。村人知道刘璟此去凶多吉少,怕再也见不到他了,家家提前做粽子,煮鸡蛋,饯别刘璟,挥泪告别。

  进京见到朱棣后,刘璟以“人臣事主,死而不贰”而坚不受官职,且对朱棣不呼“万岁”,犹称“殿下”,并言:“殿下百世后,逃不得一个‘篡’字。”

  因忤逆圣旨,即被关押牢狱,当晚,刘璟便在狱中用发辫自缢。

  综上所述,所以真正继承刘伯温才能的人并不是其长子刘琏,而是次子刘璟,但论气节与忠义更是不差于任何人。

  如果朱标没记错的话,刘璟今年刚好是弱冠之年。

  那么这一次,如此人才定不能放过,应当让他早早的显示出才能来。

  于是朱标的小眼珠就开始转了起来,该怎么样将他拐走呢。

  不过此时他还要伺候他父亲呢,总不能将他唯一在身边的儿子又给弄走吧。

  随即朱标又想到,刘伯温的大孙子,也就是刘琏的儿子刘廌,最后也是他继承了刘伯温的诚意伯之爵位,此时应该也有十岁了吧。

  朱标默默感慨,看来只能在多等上几年了,等刘廌长大一些能够伺候刘伯温的时候再提此事吧,这会儿就让他先在刘伯温身旁多学习学习吧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quge3.com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quge3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